翠绿的烟田长势喜人。 党员突击队指导烟农落实烟叶生产关键技术措施。 烟农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全程订单托管服务,解决烟农用工、技术等方面难题。 引进第三方服务组织进行烟叶专业化分级,提升烟叶等级纯度。 沂水县崔家峪双崮产业综合体。 时下,正值山东省临沂市13万余亩烟叶田间管理的黄金期,丘陵、梯田、崮下、山腰,处处可见烟农劳作的身影。一畦畦烟田在汲取了阳光、雨露和土壤的养分后,长势喜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烟草是临沂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多年来引领农业发展、带动农村建设、农民稳定增收,赢得了烟叶产区地方政府的好评和烟农的称赞,已经成为沂蒙老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临沂提出了“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全国烟叶工作会议作出了坚决稳固烟叶基础、因地制宜处理好烟叶农业与三农工作“三个关系”的部署,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山东省烟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抓融合、促转型、显特色,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新时代要求、具有山东特色的烟叶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临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中,提高政治站位,吃透上级精神,将其高效的组织模式、绿色的生产方式、精准的惠农政策等作为“变革要素”投入临沂当前的农业产业革命,为临沂农村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老区乡村振兴事业中贡献了“烟草力量”。 践行伟大沂蒙精神 彰显国企担当本色 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硝烟中铸就;今天,沂蒙精神依然激励着1100多万临沂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奏响高质量发展之歌。 临沂烟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常态化开展“创弘扬沂蒙精神先锋党支部、做新时期担当奉献好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烟站党支部领建烟农服务中心,着力打造联系烟农的纽带、培训烟农的阵地、订单服务的平台、展示形象的窗口;服务站党支部牵头工商零销共建,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为卷烟零售户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保障消费者利益。465名一线党员活跃在蒙山沂水间,带着党员徽章送技术、建终端、管市场,示范岗、示范田、示范炉、示范线遍地开花,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党旗飘扬在一线。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发展大趋势,临沂烟草作为国有企业担负着深化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的历史使命,更需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坚持党建统领,实现共同富裕。 沂水县沙沟镇柏山村是一个不足700人的小村庄,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村内又没有特色产业,村庄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临沂烟草以硬作风啃“硬骨头”,主动结对帮扶这个“薄弱村”,选派干部来这里担任第一书记。 人才队伍强,乡村事业兴。第一书记团结村“两委”班子,坚持把富民强村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276万元,建设烤烟特色产业园区、育苗工场、烘烤工场、水田路配套、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集体持续增收、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坚持人民至上,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柏山村被评为县级美丽村庄。 今年6月26日至27日,临沂市普降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水,其中莒南县文疃镇日降雨量199.8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文疃烟站党支部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党员突击队冒雨查看片区烟田内涝情况。当巡查到烟农唐夫平的50亩烟田时,突击队员发现积水严重,排涝救田,刻不容缓!在雨水没过烟叶的地块,突击队员联系来大型挖掘机,疏通排水沟、扩大排水口;在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的地块,突击队员挥锨挖沟、引流积水;待雨过后,突击队员使用无人机喷施病毒抑制剂,清理烟田病残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望着没有萎蔫的烟田和满身泥泞的烟站党员们,唐夫平泣不成声、连连称谢。 唐夫平的烟田在暴雨中转危为安,是临沂烟草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建立“五学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临沂烟草以扶助烟农作为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创新实施“我为基层服好务”“我为烟农办实事”等特色实践活动,交出一年办实事905件、解决问题767件的“硬核”成绩单,换来群众一声声赞誉,为“学史力行”写下生动注解。 资源下沉补齐短板 推动农村稳定安宁 “冬天干、春天旱,经常误了农时、影响收成。”费县费城街道新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兴玉说,他们村和周边几个村都有种植烤烟的传统,但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上缺乏水利工程,下了雨也留不住,村前的浚河时断时续,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直得不到稳定保障。 转变发生在2012年。在临沂烟草的大力争取下,中国烟草总公司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建设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性进行反复研究、集中会审后,确定立项援建三和水源工程。2016年,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为费县和浚河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周边3个乡镇11个村庄近40万人直接受益。 “有了水,就有了发展的底气。三和水源工程概算总投资1.63亿元,其中烟草行业援建资金1.34亿元,给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帮了大忙。”费县水利部门负责人说。 在解决结构性缺水、功能性缺水等问题之余,三和水源工程还完成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辽阔的蓄水水面与滩地、河畔植被连成一体,形成大面积湿地,有效改善了河道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拧开阀门就能浇地,走出家门就见美景,感恩共产党、感谢给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当地81岁的老党员谭衡启感慨万千。 沂水县崔家峪镇大辉泉村,是典型的“空心村”。全村1246名村民中,有近八成群众在外务工。 当地政府联合烟站走访调研经济薄弱村时,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地适宜种植烤烟。经过充分论证规划,烟草系统和村里乡亲们共同吹响了壮大集体经济、振兴乡村产业的冲锋号。聚焦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等客观情况,临沂烟草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900万元,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整理土地、修建烟水配套设施、硬化生产路、提升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里一些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主动回村,承包土地,在当地烟站的技术指导下,当起了“职业烟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不断提高。“我们2021年开垦出200亩地种上了烤烟,挣了40多万元。好产业带来好日子,‘空心村’人心思进不再‘空’!”大辉泉村党支部书记于友亮说。 水利、道路等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临沂烟草系统持续将行业各类涉农资金、项目、资源向乡村聚集聚焦,实行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推进,全面落实支持措施,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数据显示,2005-2021年,临沂烟草共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41259件,投入资金12.67亿元,其中建设烟水配套项目5381件,机耕道路1275条,土地整理30处,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实基础。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助推农民稳步增收 沂水县崔家峪镇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春天油菜花绽放,夏天烟叶舒展,薄雾漫过山崮,轻纱笼罩河道,流水千回百转,村落游客如织。 在这“七彩崔家峪”,临沂烟草主动探索产业融合路径,将烟叶产业与沂水县产业带规划结合,在基本烟田保护区核心区内,打造了1.8万亩的烟区产业综合体。5800亩烤烟、5800亩油菜(复种)、8000亩小米、2000亩大豆、1600余亩各类粮油作物次第生长,这是乡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的现实写照。传统烟农“进阶”为粮烟种植户后,每亩地多收入2000余元,户均收入达到25.6万元。今年6月份,崔家峪双崮综合体被列入全国新增烟区产业综合体名单。 费县马庄镇是传统植烟区,一代代烟农在田野逐梦,见证家乡发展变化。2021年,这里念起了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经”。鲜果、花生、地瓜、黑木耳、金银花、金丝黄菊、菊花等丰富的“有机+高钾富硒”作物从烟区地块种植收获,送入闲置烤房烘干,制作成“沂蒙农品”即食零食,一经推出便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而沂南县彩蒙合作社,则用“订单种植”延长了产业链,诠释了产业融合的澎湃动力。他们引导烟农利用轮作烟田种植小米、花生等作物,再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制作成的“健蒙”系列优质农产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线下产品推介会“飞入更多百姓家”。去年以来,彩蒙合作社从烟田里收获的优质农产品卖出了15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烟农多元增收,稳定了烟农队伍和基本烟田面积,推进了烤烟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烟农增收,临沂烟草一直在行动:将稳收益作为稳烟田、稳烟农的重要措施来抓,围绕基本烟田管护与使用,建立有效的轮作制度,建立烤烟与粮油作物和谐共生的轮作机制,实行双合同、双订单生产;进一步探索育苗棚、密集烤房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开展种植、养殖或初加工等多元产业。同时,积极加强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合作,通过“烟叶+多元产业”的产业链创新,将轮作作物、多元产品的产品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为烟农带来新的多元化的致富路径,用“烟草作为”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托管破解种烟难题 力促农业稳产增产 烟田收获时节,兰陵县车辋镇甘霖村烟农周远新添了个大胖孙子,一边是亲情,得去外地照看孙辈,一边是生计,成熟的烟田等着采烤,可是采烟和秋收时间重合,就算雇零工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这让老周犯了愁。为难之际,车辋烟站站长朱明利向他推荐托管服务。 “一开始对托管服务的质量还不放心,托管服务队干活的时候,就在一旁全程盯着。”周远新说,服务队干活利索,收费也实惠,托管是件靠谱的事。尝到了托管服务的甜头后,周远新一口气将种烟面积增加到80亩,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临沂烟草针对近年来烟叶生产雇工难、工价贵、技术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创新烟叶生产服务方式,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烟叶生产托管服务,制定烟叶生产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引导服务组织坚持市场原则、合理确定托管服务价格,切实保障烟叶种植主体利益。 沂水县富官庄镇解家洼村烟农王桂勋与烟田种植打了42年交道。2021年,他用手机下了一单烟田冬耕套餐。随着深入了解,王桂勋发现烟叶生产托管服务,提供的不仅是传统劳动力,在翻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中耕等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还推广应用可移动定量浇水打窖机、起垄盖膜一体机等新机械。 “过去种烟,除了卖出烟叶点钱不累,啥环节都累。现在手机一键下单,托管公司就下田服务,种烟省心省工,挣钱更加轻松。”托管服务将王桂勋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他也加入托管公司,从“铁杆烟农”变成“服务店长”,逢人就推介托管业务,发展服务对象,吸引更多的人靠种烟致富。 “线下每1000亩烟田划分一个网格,安排1名服务店长,本地化组建服务队伍,整合社会上的服务资源,跨区域、跨作物调配,满足烟农生产需求。”第三方农业托管服务公司区域经理李光伟说,今年公司的托管服务覆盖了烟叶生产全过程,上线了39个托管服务项目供烟农选择,培育了135名服务店长,实施烟草托管服务12万亩,为更多的烟农做好服务。 烟农通过手机下单把活干,省心省劲又省钱,得到了实惠;烟草公司通过牵线搭桥、技术培训和指导监督,促进了工作落实;专业服务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提高了经营效益。托管服务折射出了临沂烟草加快推进烟叶生产服务方式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临沂烟草也通过托管服务交出了一份新形势下全力破解“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的“临沂答卷”。 深化改革创新赋能 助力生产提质增效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临沂烟草坚持烟草姓“农”,着眼于绿色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需求导向,转变生产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符合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实行统一完善的全过程控制系统管理,推动烟草农业生产向均质化、特色化、绿色化、现代化、规范化迈进。 实践反复证明,好山、好水、好田出好烟。“就是这里!”生态优越、气候适应、土壤适宜的沂蒙山腹地——沂水县崔家峪镇,吸引了山东中烟公司的目光。工商双方共同规划种植布局,共同划定种烟地块,共同打造体量5800亩的崮群生态烟叶产业园区。产业园内,0.01毫米标准地膜、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取代了传统地膜,“白色污染”难寻踪迹;绿色防控技术随处可见,蚜茧蜂出没烟田,让“益虫吃害虫”,农药用量大幅减少,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展,一幅“山青、水绿、烟秀”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沂水县垛庄绿色烘烤园,一排排崭新的集装箱空气能热泵烤房、厢式空气能热泵烤房、生物质能烤房、碳晶板加热烤房,静待收获的新鲜烟叶入房烘烤。 有别于传统烤房,这里的烤房使用电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90%以上,实现了绿色低碳烘烤;利用废旧集装箱改造成的烤房,可移动、占地少、保温好,保温性能是普通砖混烤房的5倍,烤房内温度更加均衡;而碳晶板加热烤房私自造烟的村子,是临沂烟草历时6个月自主研发出来的,它改变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和通风方式,由热对流变为热辐射,由强制通风变为微风循环,烤后烟叶结构更疏松、叶片更柔软、化学成分更协调。 临沂烟草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的谭效磊表示,用传统烤房,1人只能看守5座烤房,用绿色环保的烤房,有智能管控系统的支撑,1人可以看守20余座烤房,实现智能、精准烘烤,更重要的是有害物质排放大幅度减少。 烟叶种好、烤好,还要分好、销好,确保卷烟工业企业和烟农“双满意”。 “如今交烟不用卡,刷脸就能把钱赚。”在莒南县相沟烟站,烟农王永波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售烟的新体验。2021年,临沂烟区全面实现了人脸识别代替IC卡交售,对烟农身份进行人脸验证,信息相符方可进行等级录入、司磅入库,否则无法定级收购,杜绝了借卡交售问题。 “‘AI’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分析和及时预警,大大提高了监管质量和效率。”临沂烟草有关负责人介绍,工商双方积极探索烟叶流通环节改革,创新烟叶购销模式,实施“全收全调+厂站直调”,全等级调拨、全等级使用,促进了烟叶供需关系协调平衡。 根据国家局、省局(公司)关于采烤一体化的有关要求,临沂烟草创新运行模式,以托管服务为载体,以烘烤师为主导,整合服务链条,实施公司化运作、项目制管理、套餐式服务,推动采烤一体化向种采烤分一体化升级,促进了服务升级、均质化生产、种植主体转型,实现了“采后烟叶不落地、烤后烟叶不入户”。 种采烤分一体化,种出好烟造高端。“沂水基地单元优良的生态条件,决定了所产烟叶成熟度好,颜色纯正,油分足,化学成分协调,蜜甜焦香风格特色突出,香韵丰富,甜润舒适私自造烟的村子,配伍性强,是‘泰山’一类卷烟产品不可或缺的优质原料。”山东中烟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明峰认为,临沂烟草瞄准“主攻中棵烟、实现均质化、突破适配性”质量目标,围绕“泰山”品牌原料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需求,以基地单元为平台,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打造原料供应“第一车间”,生产的烟叶进入“泰山”的高端卷烟产品配方,可以替代甚至超越美洲功能型的烟叶,为山东烟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临沂农业在烟草经营带动下,正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展望未来,临沂烟草将与千万老区人民搭建企地合作“连心桥”、共画乡村振兴同心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