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皮,清甜香,树上枝头觅芳踪……”镜头里,黄澄澄的蜜柚挂满绿色枝头,果农脸上笑容绽放。11月1日以来,一则时长1分钟的平和琯溪蜜柚公益广告在CCTV1、CCTV2等央视多个频道热播。 在云霄县陈岱镇大山顶村枇杷果园,果农全家齐上阵,通过手机直播平台线上卖货。本报记者游斐渊摄 近年来,平和县紧抓蜜柚这一支柱产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县蜜柚种植规模70万亩、年产量达130万吨、年产值50亿元,涉柚产值超百亿元,年出口量超15万吨以上,创下全国柚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品牌、市场份额、出口量“六个第一”。 平和蜜柚产业发展是漳州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十三五”以来,漳州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谋划经营农业,加快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六大行动”,持续推进农业“六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做优。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8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 以“特”取胜、以“质”取胜,这是“十三五”以来漳州现代农业硕果累累的“制胜法宝”。 五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在做强做优水果、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9个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加快培育乡村旅游业、乡村物流业。如今云霄县蜜柚产量,11朵“金花”争奇斗艳,漳州水仙花、双孢蘑菇、天宝香蕉、漳浦保鲜蔬菜等一批县域特色农业“名片”闪闪发亮,“一县一品”特色凸显。 五年来,漳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拓展,特色产业迅速集群,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云霄县蜜柚产量,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拉长。产品从田间地头走上电商平台,走出深山远销全国。 五年来,“农旅文”深度融合,省级以上农业融合发展的“权威认证”悉数入囊,全市拥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95个,休闲农业从业人数1.85万人,年接待人数超767万人次,农副产品年销售收入近17亿元;拥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1个。农业在文化上更有说头、在景观上更有看头、在休闲上更有玩头、在经济上更有赚头。 五年来,农业产业集群“遍地开花”,有力支撑食品工业发展,带动包装、彩印、食品机械和物流等工业体系的配套完善。其中,沿海区域已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沿九龙江流域,形成果蔬、食用菌、罐头、粮油饲料和休闲食品制造产业集群;龙海焙烤食品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华安、平和、诏安形成茶叶加工产业集群;以傲农、大北农等为代表的饲料骨干企业,年产饲料340万吨,占全省近40%…… 五年来,对台对外农业合作持续走在前列,截至2019年,全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219个,农业利用台资居大陆设区市首位,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 五年来,“直播带货”异军突起,“农家”身兼微商、主播,“果园”变身景点、直播间。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开展线上品牌促销活动,县(市、区)有关领导纷纷走进直播间“代言”好货,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有效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逆势突围”。全市已有农产品网销品牌亿元级4个、千万元级12个。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我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为引领,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农业园区126个,产值超500亿元,形成“一区多园”、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农业格局。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经营、智慧化监管和信息化服务,打造出一个个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郑庆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