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9日,国共重庆谈判陷入僵局,这天深夜,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在日记中罗列了中共的11条“罪状”,而且还写下了扣押审判毛主席的文字。 9月30日,蒋介石又在日记对毛主席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 蒋介石 可是,就在谈判结束之后,蒋介石对毛主席的评价却发生了极大改变:“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 从“决无成事之可能”到“此人不可轻视”,蒋介石对毛主席的评价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究竟做了什么?竟让蒋介石如此又惊又怕?其实,这还要从一支烟说起。今天博哥就带各位一起领略毛主席用一支烟彰显出来的大智慧。 一支烟,体现毛主席的高情商 毛主席这一生中有三大爱好,第一是读书,第二是游泳,而第三就是抽烟。有史料记载,毛主席的烟龄至少有60年,也就是说,毛主席早在上井冈山之前就已经有了抽烟的习惯。 毛主席 其实,毛主席真正染上烟瘾,还要从1927年说起。当年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在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毛主席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经常是没日没夜地思考革命的未来道路,而抽烟就成了毛主席当时最好的提神之物。 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管走到哪,毛主席的勤务兵都肯定会随身携带三样东西,第一个是文件地图,第二个是电台,而第三个就是毛主席的烟。可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在吸烟时也曾遇到过一次比较“尴尬”的事情,但是却被毛主席非常巧妙地化解了。 在延安期间,毛主席曾接待过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先生,在话家常过程中,毛主席突然烟瘾犯了,他便立即从口袋中掏出烟盒,正准备给老先生递上一支时,毛主席却突然发现烟盒里只剩了一支烟,而毛主席接下来只做了一件事,就轻松地把这场尴尬化解了。 毛主席 毛主席没有把烟盒收起来,也没有让人再取来一盒新的,而是把仅剩的一根烟对折成了两半,一半递给老先生,一半留给自己,毛主席还笑着说道:“你看看,咱俩的烟瘾都解决了!”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描淡写的玩笑,不仅化解了尴尬,更加深了彼此的关系。仅仅一支烟,就体现了毛主席令人敬佩的高情商。 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香烟属实是一种稀缺品,而毛主席则对各种烟都“来者不拒”,条件好的时候,毛主席抽一些做工极其粗糙的土烟,条件不好的时候,毛主席还会亲自动手卷烟。 在延安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毛主席的房间外边摆着一个竹筐,里边放着各种各样的烟叶,等晒干之后,毛主席会把烟叶切碎,然后用一些废旧的纸张,把烟卷成各种各样的长条状,即便是这种烟,毛主席抽的时候依然是津津有味。 毛主席 毛主席经常对人说:“我不只是吃百家饭,还抽百家烟!”在乡间考察的时候,只要是有人给毛主席递烟,毛主席都会接过来抽掉。也正是清楚当时香烟的稀缺,所以毛主席吸烟时非常节俭,他几乎上每一次都会把烟吸到烫手时才会丢掉,而且他还经常把没吸完的半截烟收进口袋里,等烟瘾犯的时候再拿出来接着抽。 有一次毛主席在农村走访时,当地群众纷纷递过来香烟,而毛主席却笑着说道:“你们抽,我自己有!”紧接着,只见毛主席在口袋里摸了很久,最后拿出了一支半截烟心满意足地抽了起来。 除了对香烟没有特殊要求外,毛主席对火具也不讲究,即便是有战场上缴获的打火机,可毛主席却依然喜欢用火柴点烟。为了节约火柴盒上的擦火片,毛主席经常是小心翼翼地使用。 毛主席 有人计算过,毛主席平均每天都要抽30根左右的烟,在战斗比较艰难的时候,毛主席每天更是能抽5、60根。可是,烟瘾如此大的毛主席,却有过一次极为特殊的“戒烟”经历,那一次,他在整整8个小时里,没有抽一口烟。 一支烟,体现毛主席的不卑不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所有人都以为华夏大地即将迎来久违的和平,可殊不知,此时的蒋介石正在暗中调兵,企图发动内战,独吞抗日胜利的果实。 碍于国内百姓对和平的期盼以及国际方面的压力,蒋介石只得假惺惺地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可明眼人都清楚,蒋介石和谈是假,挑起内战是真。 蒋介石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多位中共领导人抵达重庆,当晚蒋介石亲自宴请了毛主席一行人,这也是蒋介石和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此时的蒋介石手握400多万重兵,而我党部队却只有100多万,在这种兵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蒋介石对毛主席表现出了极为藐视的态度。 8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毛泽东果应召来渝,此虽威德所致,而实上帝所赐也。”仅仅一句话,蒋介石对毛主席以及共产党的敌视心理就昭然若揭。 在谈判过程中,蒋介石的态度几经改变,刚开始,蒋介石向周总理这样表示:“共产党若想和谈,必须取消你们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实现国民党一党专政。否则,请你们回延安带兵来打。” 蒋介石 对于蒋介石的嚣张态度,毛主席不卑不亢地反击:“若现在开打,我实在是打不赢你,不过我可以用对日寇的方法继续对你,你占点线,我占面,从农村包围城市!” 随着谈判的深入,国共双方逐渐进入对峙阶段,而此时的蒋介石也逐渐失去谈判的耐心,他在9月29日的日记中,写下了准备扣押审判毛主席的想法。 然而,蒋介石第二天又突然改变了扣押毛主席的想法,他在日记中写道:“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文字间充满了对毛主席的蔑视。可是,毛主席接下来的一个动作,让蒋介石彻底提高了警惕。 毛主席和蒋介石 毛主席烟瘾大这件事几乎是众人皆知,蒋介石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谈判时,蒋介石还专门命人提前准备了香烟,可是令蒋介石意外的是香烟,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毛主席却没有抽一口烟。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毛主席早在前来重庆之前就已经得知,蒋介石不仅讨厌抽烟,甚至连烟味都非常讨厌,为此,毛主席特意让人想办法把他衣服上的烟味去除掉,而且为了克制烟瘾,毛主席从谈判之前就已经开始刻意减少每天的抽烟量了。 毛主席 众所周知,一个有烟瘾的人,几乎上两三个小时就要抽一根,而对于毛主席这种每天要抽几十根烟的人来说,能做到8个小时不抽烟,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了。也正是这一小小举动,让蒋介石彻底改变了他对毛主席的看法。 在谈判结束之后,蒋介石对他的“文胆”陈布雷表示:“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陈布雷 仅仅一支烟,就体现出了毛主席在谈判过程中的镇定自若以及坦坦荡荡。也正是这不起眼的一支烟,让蒋介石彻底看到了毛主席身上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所以他才会发出“不可轻视”的感叹。 一支烟,体现毛主席的为国为民 美国作家特里尔曾说过:“毛是所有国家政治领导里边最爱抽烟的一位!连受潮的烟他也不计较!”可是,只有全体中国人民知道,毛主席的烟瘾里还藏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400块左右,而其中有四分之一都花在了吸烟上面,不管什么时候,毛主席买烟都坚持自己付钱。有一次家乡的亲戚前来拜访他,毛主席高兴之余还专门自掏腰包让警卫去买了几盒烟,全都是毛主席平时不舍得抽的好烟,可在聊天过程中,毛主席一直把这些好烟让给别人,而他自己却抽口袋里上次没抽完的半截烟。 毛主席 后来随着毛主席年纪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吸烟对他身体的伤害,保健医生便建议毛主席抽一种带特殊烟嘴的烟香烟,可当时国内并没有,最后在外交部的努力下才买回来了两条。而毛主席收到烟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开尝一尝,而是问道:“总共多少钱?把单据给我!”刚开始工作人员对毛主席的这一要求都非常不解,等后来才知道,原来毛主席是要自掏腰包。 新中国成立之后,市面上的香烟越来越多,可毛主席逐渐发现,这些香烟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烧得太快,不耐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后来还想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毛主席 毛主席经常用油菜叶包着香烟放进烟盒里,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香烟的潮湿度,延长一支烟燃烧的时间。 除了对香烟格外节约之外,毛主席还非常珍惜烟盒以及火柴盒。在毛主席的房间里,随处都能看到空的火柴盒,可每当工作人员准备丢掉的时候,毛主席总是语重心长地说道:“火柴盒也是木材做出来的,把它白白扔掉太可惜,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应该从一点一滴开始节约!” 除了重庆谈判的那次短暂“戒烟”外,毛主席这一生还有过三次戒烟经历。第一次是在1938年,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白求恩在对毛主席进行身体检查后,发现他的肝脏存在问题,所以就建议毛主席立即戒烟。 毛主席 当时的毛主席刚刚40多岁,为了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毛主席决定戒烟,可是随着战事吃紧,各种事务也越来越多,所以毛主席的戒烟计划也就不得不临时终止。 毛主席的第二次戒烟是在1953年,而这次戒烟主要是受斯大林去世的影响,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元帅亲口向毛主席表示:“如果斯大林当年能够遵照医嘱把烟瘾戒掉,或许不会这么早离开。”这一次,毛主席整整坚持了10个月没有吸烟,可最后依然是没能戒掉。 毛主席的最后一次戒烟是在1974年,当时的毛主席已被多种疾病缠身,尽管已经采取了很多保健措施,可毛主席的身体依然是每况愈下,只要是一抽烟他就会咳嗽不止,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彻底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烟瘾戒掉。 毛主席 在刚开始戒烟的那段时间,毛主席经常会把烟拿起来在鼻子下边使劲闻几下,有时候还会把香烟放在手里来回捏。有一次开会时,周总理眼看毛主席被烟瘾折磨得实在难受,便小声说道:“烟瘾不可能一下子戒掉,您可以慢慢来,少抽一点!”毛主席却摇摇头说道:“那不得,不能抽,这次必须把烟瘾戒掉。” 为了彻底断了吸烟的念想,毛主席后来还让人把身边所有的香烟和烟具全部收了起来,从那之后,毛主席再没有抽过一口烟。 吸烟,对毛主席来说不只是一个爱好,更是他指点江山、经略国家的一大利器。小小的一支烟,可以说暗藏着毛主席无人能比的伟大智慧。毛主席虽已与世长辞,可他老人家的音容相貌以及伟大精神,却是我们整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值得被我们永远地薪火相传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