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一共有46275个烟酒类摊位,不过到2016年,降低到只有41873个。与此同时烟酒零售市场的成交额持续走低,2016年为4.96亿,只有2008年的八分之一。 不过由于烟草税率提高,卷烟产销量双下滑的三连降时期,烟草行业税利却还保持增长。 2017年中国烟草实现税利总额11145.1亿元,同比增加349.32亿元,增长3.24%,上缴财政超万亿。而这已经是税利和上缴财政总额连续三年超万亿。 02 烟草产业地图:中国烟叶看云南 中国的烟草大省不算少。2016年卷烟产量超1000亿支的,东部有山东、江苏和广东;中部有河南、安徽、湖南和湖北;西部有云南和贵州。 云南由于自然气候条件俱佳,在改革开放后,烟草业被当做支柱产业来打造。“中国烟区看黄淮”的说法,很快变成了“中国烟叶看云南”。 2016年,云南卷烟产量3736.89亿支,是排在第二的湖南的两倍。 作为支柱产业,烟草业的财政贡献有多大呢?2009年多位财税专家撰写的《中国的烟草税收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提到: 若每包卷烟增加从量税1元人民币,则政府财政收入将增加649亿元(79亿美元),并将挽救340万人的生命,减少医疗费用26.8亿元(3.25亿美元),同时还将创造 99.2亿元(12亿美元)的生产力收益。 2016年,烟草税利突破千亿的,有云南、上海和湖南三地。另外,贵州这一年烟草产业入库税金也有330.18亿元,接近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至于云南,“十二五”烟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8880亿元,财政贡献率接近50%,而在经济结构相对更落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数据曾一度高达75%。去年的全省百强企业名单,排在前三位的都是烟草企业。 尤其是玉溪和曲靖,烟草业几乎是顶梁柱。以玉溪为例,2017年烟草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393.6亿元,占GDP总值的近三成。 财税贡献之外,烟草行业还是拉动工业的绝对主力。 2017年云南的统计公报显示,烟草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达1220.48亿元,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近三分之一。 贵州工业增加值,来源统计公报 拥有煤电烟酒四大支柱产业的贵州,虽然烟草业工业增加值只有288.04亿,比云南要低很多,但仍然高于很多省份,且在全省处于增加值前五的水平。 不过烟草行业的萎缩,也正是从烟草大省开始。 以云南为例,无论是烟叶/烤烟的产量云南烟草在全国的地位,还是播种面积,在2012年、2013年左右达到历史高点后,都开始持续下滑,与全国烟草行业的走势完全吻合。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 2016年云南烟叶产量为90.74万吨,只有2012年的78.9%。烤烟产量,自2013年开始到2017年五年跌,跌幅分别为6.5%,8.6%,5.3%,2.7%,6.14%。 卷烟产量,在2015年达到780.73万箱后,连续两年下跌,2016年跌幅为4.3%,2017年为3.9% 烟草业的工业带动能力也露出疲态。2016年烟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甚至出现负增长。至于贵州,2017年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只有2%。 对比云贵的工业增速,可以发现它与烟草行业发展相当紧密。 比如云南,2013到2016年工业增加值处于四连降阶段,这一时期,恰恰也是云南烟草行业相对低迷的时期。 03 香烟卖不动,云贵迎来转型关口 由于产业链较短,烟草业缺少比较强的拉动作用。生产要素过于集中在烟草业,会对其他产业形成投资挤出效应,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在控烟成为全球趋势的前提下,资源诅咒会被放大。 对云贵等烟草大省来说,虽然一直维持着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但资源型省份山西的困境是前车之鉴。 烟草行业的低迷,意味着经济挑战进一步升级。 来源网络 当然烟草大省的产业优化升级,绝对不是将传统的烟草行业优势丢掉。 烟草对就业的贡献,经常被视作烟草行业抵制控烟的自辩,但也说出了部分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烟草产地都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种烟收入是重要的脱贫手段。 以贵州为例,2016年烟农总收入达到73.8亿元,户均收入6.07万元,明显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于烟草行业,要在顺应控烟趋势的前提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香烟的致害程度,同时像云贵地区,还可以南向通道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当然更主要的是需要挖掘替代产业,培养非烟税源,减少对烟草业的依赖性。 来源网络 像贵州这两年在交通基建上重金投入,旅游业如火如荼。另外,在西部率先开展大数据产业的布局,沿着“大数据中心”的定位走,吸引了苹果数据中心的落地。这种转型思路值得肯定。 至于全国最大的卷烟产地云南,早在2014年烟草业巅峰时期,前任省委书记曾提到,“再不能吊死在烟草和重化工两棵树上,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两年的云南云南烟草在全国的地位,也提出了重点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等“五大产业集群”的思路,目标很明确: 推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到2020年,每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均要达到万亿元以上,形成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产业集群。 能意识到产业的局限性,已经是好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云南的经济增速是全国第一,并且大概率摘得2018年的增速冠军。 在这样的前提下,更需要对经济结构的隐患保持高度敏锐的嗅觉,产业优化层面丝毫不懈怠。 香烟卖不动,换个角度看也是倒逼转型的契机。 对云南来说,有着沿边优势和南向通道的政策利好,经济结构若能升级,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中完全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