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 郭金龙 制图 编者按 云南烟叶种植已有百余年历史,独特的地理气候、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云南成为优质烟叶的重要产地。多年来,烟叶种植是云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农业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着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云南烟草以稳定核心烟区、稳定骨干烟农、提升烟叶整体水平和均质化为着力点,推动产区形成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同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将基本烟田建设纳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同时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推动实现了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从烟草农业到大农业的跨越。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减肥减药、节能环保、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现代烟叶生产方式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可借鉴的重要经验,助力云南打造“三张牌”。另一方面,云南烟草注重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作共赢、普惠烟农、多元发展等方式,千方百计促进烟农增收、农业增效。烟叶种植成为云南广大烟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 为充分展现云南烟草在开展扶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烟农增收方面的巨大贡献,着力提升责任烟草社会形象,增强烟区美誉度,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决定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全省开展“云南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评选活动。活动以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广泛参与、优中选优,突出重点、综合评选的原则,以2019年烤烟种植规模10万担以上的县(市、区)为主,从烟区生态环境、烟叶地位、共享发展等方面,通过烟区自我推介,行业内外广泛参与,分阶段进行评选。对获评的县(市、区)颁发证书,并授予“云南最具影响力烟区”称号。 石林县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 作为云南省优质烟叶“黄金走廊”最东端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昆明市第二大烤烟种植产区,烤烟种植历史悠久。1962年,融云南天然资源优势而生的优良品种,昭示着石林烟叶产业欣欣向荣的未来。 石林县是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全县适宜种植烤烟的面积有40余万亩,基本烟区规划面积28万亩。烟叶生产种植计划稳定在11万亩、28万担左右,是红云红河集团核心优质原料基地和高端品牌特色优质原料基地。石林县目前建成14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其中3个合作社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全国烟草行业示范社”称号。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烟农合作社协会,发布全国首个农民合作社团体标准。成功推广烟草秸秆代加工的生物质新能源烘烤模式,推行绿色生态生产方式。石林县优质烟叶的品牌美誉得到了国际烟草厂商的青睐,与美国环球烟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烟叶可持续发展(STP)项目、生物质新能源监测(MVR)项目,与环球烟叶公司和云南省烟叶进出口公司共同开发350吨高危农药零检出片烟供给。 自2008年实施标准化生产以来,石林县的烟叶税收从2007年的3929.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013亿元。12年来,石林县烟叶产业累计为烟农创收41.95亿元,烟农的户均收入也从2007年的7256元增加到2018年5.65万元,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石林烟草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针对挂钩联系的两个村委会先后投入资金51.7万元,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截至目前,挂钩联系的60户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出列。 多年来,石林烟草投资5.9亿元,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16336件,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摸索出了一套石漠化土地整理经验,受益农户8264户2.5万人,破解石漠化山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耕地“瓶颈”。建成昆明市第一件完工的烟草援建水源工程——矣马伴综合型水源工程,解决了板桥街道办事处矣马伴村委会及大可乡中龙村委会2990人、1102头大牲畜、2168头小牲畜的饮水安全和4640亩农田灌溉供水,改善了烟区烟农生产生活条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使命。 岁月如歌,生生不息。石林烟叶产业的发展,回报着、滋养着这块生生不息的红土地。勤劳耕耘的撒尼人,感受着辛勤的奉献、收获的喜悦,告别落后贫穷,走向幸福美好。 宜良县走出控量提质增效之路 宜良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烟叶种植历史悠久,烟叶风格特色明显,是烟叶种植的黄金走廊,是核心原料基地,是优质烟叶的“天然调香车间”。2016年至2018年,烟农售烟收入9.1584亿元,上缴烟叶税20148.47万元,财政贡献率25.47%,为烟农增收、行业增效、地方财政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宜良烤烟年度种植规模稳定在7.3万亩、20万担,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进步巨大,区域优美、品种优良、技术优特,走出了一条控量、提质、增效的现代烟草农业绿色发展之路。注重对核心种植技术经验的传承与发扬,下大力调优布局,100%推行小苗移栽,轮作比例达80%;注重中式卷烟内在质量协调和安全性,100%施用农家肥,优先选择施用生物农药,100%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100%开展地膜回收;注重科技创新手段的应用与推广,实施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推行无人机飞防,稳步推进专业化烘烤,以“2260”和“STP”项目为引领,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的高端优质烟叶强力支撑云南中烟高端卷烟品牌发展。 宜良县始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服务社会、共享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至2018年共投入各类烟草补贴6326.07万元,为打赢促农增收、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助力。烟叶种植自然灾害风险防范100%覆盖;培育职业烟农1300余人,烟农队伍的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九乡农友行业示范社”为示范引领,合作社建设、发展和服务保持较高水平;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注重土地规模化集中与烟农规模化种植的协同推进,让有能力、有实力的职业烟农通过规模化生产增加收入。 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烟叶生产布局、提高烟区规模化水平、夯实生产基础的重要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十二五”期间,烟草投入行业补贴资金11733.15万元用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保障,2016年至2018年,行业投入补贴3055.64万元,加大高标准烟水田的建设力度,投入实用、高效农机设备共416台(套),为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建成生物质加工厂4个,改造生物质燃烧机配套密集式烤房170台(套),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烘烤新模式。投资11228.44万元的刘家箐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已投入使用普惠地方云南当地的特色卷烟,大平滩烟草援建工程形象进度已超88%。 今后,宜良县将更加强力地支撑云南中烟“4+X”品牌发展战略、更加强势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宜良烟区和烟叶勇立潮头。 禄劝县良法良具铸牢支柱产业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昆明西北,素有“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乡”的美誉,境内森林密布、水源充沛。“一片森林一片烟,片片都是生态烟”是禄劝烟叶的真实写照,禄劝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烟叶风格特色突出,深受烟草工业青睐云南当地的特色卷烟,是红云红河集团重要的原料基地,也是昆明的优质烟区、骨干烟区。 禄劝烤烟种植常年稳定在8万多亩、23万担,主要分布于普渡河、金沙江河谷地带及小坝子区域,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优质生态烟叶,肥沃的紫色砂壤积淀了丰厚的养分,铸就了烟叶独有的风格特色。3年来,全县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种植布局不断向核心区集中,实现好田好地产出生态烟。围绕“两个课堂、四个重点”大力实施职业烟农培训,不断精湛烟叶生产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申请专利6项、发表论文12篇、发布优秀QC成果2项、优秀精益改善建议1项,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转化率;累计投入资金9151.8万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良法良具种出优质烟。严格遵循“原料服从配方”需求,强力规定品种管控、严格细化质量管理,实现优选优评输出精品烟叶,满足工业高端品牌配方需求。 禄劝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烤烟是当地第一经济支柱,是11000余户烟农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2016年至2018年,累计实现烟农售烟收入10.5亿元,上缴烟叶税2.3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的11.8%。在全县脱贫攻坚3年大会战中,依托烟叶种植直接带动38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年户均收入达3.8万元,通过烤烟产业的有效带动,有力托举禄劝县实现顺利脱贫摘帽。 “十三五”以来,禄劝县紧跟烟区发展需求,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密切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大力推动烟区设施建设、设备配置。高标准开展烟水工程建设,抓好2件烟草水源工程,建造水池、水窖、沟渠等烟水配套设施2127件,建成机耕路1条、烤房1572座,配置烟夹525座、农用机械415台,全面提升烟区设施化水平,切实反哺烟草农业产区。以撒营盘、皎西、九龙等烟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奠定重要基石。 禄劝烟区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将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践行两个利益至上,为禄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寻甸县巩固优势培植绿色希望 这里是革命老区、红色故里、黑颈鹤眷恋的红土地——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寻甸境内地形多样,海拔1400米至3294米,种植的烟叶备受省内外工业企业的青睐。 寻甸县2019年种植烤烟14.065万亩,计划收购量40.1万担。作为昆明市最大的优质原料产区,寻甸不仅是红云红河集团的特色优质原料基地,同时也是江苏、深圳、安徽、浙江等省外工业企业高端品牌的核心原料基地。遵循以“打造中式卷烟高端特色优质核心原料基地,巩固强化首善之势”为初衷,围绕最好气候、最好土壤、最有经验烟农队伍,着力在“强化稳定核心烟区、大力推进绿色烟叶生产”两方面下功夫:依据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将植烟区向最适宜区规划,全力保障全县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总方针,注重绿色生态效益,大力推广“飞防”技术,深入推进生物质能源烘烤,全面形成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共识。 寻甸烟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立足“三个责任”,致力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产业扶贫与突出重点对象精准扶贫,作为“脱贫利器”,2018年全县烟叶总产值均达6.01亿元,烟叶税1.3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8.17%。2018年烟草助力烟农多元化增收实现总产值1349万元,净收入总额达1050万元。通过烟草产业扶贫,将种植计划、专业服务、产前投入、烟农增收等优惠政策向贫困烟农倾斜,巩固提升“主业稳收、辅业增收、扶贫助收”烟农增收新格局,2018年寻甸烟草共帮助4847户贫困烟农成功脱贫。 2005年至2018年,寻甸烟草主动承担起烟草行业反哺农业的社会责任,联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31793件,烟草行业总补贴6.058亿元,总受益面积34.11万亩。其中,共修建水窖、水池等烟水工程11752件,修建机耕路总长度43.95公里,平整土地面积2.03万亩,建设密集烤房8840座、标准化小烤房9578座,购买农机具477套。寻甸烟草以实现烟农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想烟农所想,急烟农所急,致力为各乡、镇(街道)的农业基础建设、乡村振兴作贡献。5年来,寻甸分公司先后向挂钩扶贫村捐赠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及水利设施建设资金176.155万元,切实推动了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进程。 嵩明县齐头推进高质量发展 嵩明县因“嵩明山高映日月”而得名。嵩明烟区(含嵩明3个镇2个街道、代管盘龙区2个街道)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第七、昆明市第二大平坝,属昆明一价烟区之一,是“一县一区”农户增收的主战场。 嵩明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深厚的种烟底蕴,承担过“全省漂浮育苗”科技现场会、“省优烟”项目会等;1989年以来,先后获国家局、总公司“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单位”,省公司“农业科技二等奖”“烤烟生产先进县”等荣誉。 2005年至2018年,嵩明烟区总计建设烟叶基础设施项目6463项,投入烟草补贴资金20079.12万元,受益面积12.59万亩土地。共建设水池1054个,水窖2839个,塘坝5个,管网193条,沟渠100条,提灌站20座;密集烤房建设1989座,烟夹配套密集烤房813座,烟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烟区种植规模稳定在5万亩、15万担左右,是红云红河集团、湖南中烟主要原料基地。经过13年合作,嵩明烟叶现已全面进入湖南中烟高端品牌;根据2018年红云红河集团反馈,嵩明5个等级烟叶进入红云红河集团骨干品牌配方,成为红云红河集团为数不多的优质烟区之一。 作为离昆明最近的10万担以上种烟区域,2018年至2019年,两年内县区、镇(街道办)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加快烤烟产业转型升级。现规划基本烟田9.68万亩,可以满足轮作要求,其中核心区4.24万亩、优质区3.09万亩、适宜区2.36万亩,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将生态优势有效保持。 2015年至2018年,嵩明县累计收购烤烟55.5万担,实现烟农收入8.19亿元,上交烟叶税1.8亿元,为地方烟农增收致富、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嵩明烟区系“盘龙江、牛栏江、南盘江、松华坝”三江一坝之源,松华坝水库承担昆明市区市民直饮水;牛栏江水域承担引水入昆、治理滇池污染置换滇池水重任,系云南省、昆明市重点水源保护区之一。 嵩明烟区坚持“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加强基础投入,2005年至2018年,建设机耕路44条,土地整理4片共计1.39万亩,改变烟区面貌。嵩明牛栏江镇是牛栏江水源的主要径流区,阿子营、滇源街道位于松华坝尾库,烤烟生产量分别超过1.7万亩、5万担,80%以上农户种植烤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源,其中牛栏江2018年烟叶税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7%。2017年起,实施生物质能源替换传统燃煤,建设生物质颗粒加工线4条,新建改造生物质能源烤房394座,为烟区换装绿色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