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因“农”而立,更向“农”而兴,传统农业大市正在朝着现代农业强市加快转型升级。 近年来,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推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浸润千年农耕文明的龙江大地,舒展出新的时代画卷: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9.9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76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 壹 中国食品名城 2011年,漳州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名城”称号。近年来,漳州更是通过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从漳州产业基础、食品企业核心入手,强化政策引领推动,围绕“把企业请进来,把产业做起来,把市场打造起来”,通过实施食品工业提升“六个一”工程,“一业一策”精准扶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漳州全市共有3000多家食品企业,占福建省食品产业的三分之一。2017年实现产值173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贰 中国罐头之都 2009年底,漳州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罐头之都”称号,经过八年的培育与发展,漳州罐头产品不断由低端向中高端进行转型升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品创新活跃,产量逐年递增云霄县蜜柚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生产工艺。目前,漳州罐头行业内有4家全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漳州出口罐头品种51类,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漳州市罐头生产总量达11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2%。 . 今年,云霄县下河杨桃喜获丰收,果农乐开怀。杨顽毅 摄 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城里人期盼回归自然的“慢生活”,农村人则渴望让农业更有“奔头”,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普照”?如何在几者之间巧妙融合?漳州提出,乡村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农业也不是简单的种植业、养殖业,要促融合增效益,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漳州在全省率先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意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结合,支持农家乐、休闲农庄、水乡渔村等各类休闲农业云霄县蜜柚产量,在全市推出十大农业休闲旅游线路,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和品牌总数居全省首位。源兴、绿州、鹭凯、紫云山、金永鹏、印象半径等众多休闲农业企业纷纷通过“互联网+休闲农业”整合并优化配置休闲农业生产要素。 立兴集团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主要生产罐头、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等。图为草莓冻干车间 林婉玲 供图 强化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17年12月,漳州被农业部等国家八部委列为整市域创建的全国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捧回“金招牌”,漳州更添新动力,着力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农业,进一步探索“生态+”高效外向型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延展“生态+”效益。 漳州坚持生态宜居、和谐共生,让乡村更美丽。以生态乡镇、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强化环境治理,提升环境品质,让村庄找得到韵味,让乡愁找得到归属,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出台《漳州市乡村振兴“345”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南靖、长泰、东山3个示范县,40个示范乡镇场、500个示范村。针对农村环境整治,在全省率先建成病死畜禽第三方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厂。在全国率先禁止销售和使用10种毒性大、残留期长农药。 农业要提升,质量是前提。依托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全市共有1856个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监管;另一方面,延伸拓展可追溯监管范围,建立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监管平台,由市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建立试点企业98个,每家补助1.5万元,备案生产主体4391个。我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数量、面积和产值均居全省首位。 绿色打底,理念刷新,漳州正吹响乡村振兴嘹亮号角,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培育品牌助力“漳州味”行天下 漳州的“新农人”收获累累硕果。平和、云霄等县蜜柚、杨桃、百香果等产品网销红火,蜜柚单品10月底以来就网销了15万斤。 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星罗棋布的湖河,大自然慷慨赐予了漳州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诏安富硒农产品、平和琯溪蜜柚和白芽奇兰、云霄枇杷、龙海浮宫杨梅等,都成了“漳州味”农产品的靓丽名片。 有了好产品并不意味着就有好收益。漳州深知: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不是根本之策,打造品牌、培育特色方能行稳致远。 漳州根据各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和区域特点,培育扶持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影响力大和知名度高的“漳州味”产品品牌。 漳州全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渠道加速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进程。今年10月27日,平和县入选“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全国十佳案例。 经过多年品牌培育,我市农业外向度逐年提高,农产品出口连续十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检疫出口的农产品货值达44.8亿美元,约占全省50%。 诏安县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种植、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图为游客正在梅园采摘青梅 吴楠 摄 数字点击 ★ 县级第一 ★ 东山水产品出口超过100亿元,居全国县级首位 ★ 4家全国十强 ★ 漳州罐头行业内有4家全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分别是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漳州市港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同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前10名 ★ “双十一”期间,作为东山海鲜电商龙头的深海鱼王公司销售额达300万元,稳居京东生鲜类目前10名。 ★入列全国百佳★ 平和、云霄、漳浦入选阿里巴巴研究院“2017—2018年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榜单,分别位居第36位、第44位和第74位。 ★156个★ 目前,全市拥有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23个、中国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各1个、著名商标241个、福建名牌农产品(含加工品)156个。 ★263家 ★ 至2017年,漳州市罐头食品生产企业共计263家,其中出口企业138家,为社会提供近30万就业岗位。 ★563个★ 至2017年底,全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563个,其中,规模以上休闲农业项目总数216个,年接待人数达653.04万人,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年收益1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2万人。 ★1856个★ 全市共有1856个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监管。 ★101万 ★ 目前,我市食用农产品的追溯范围覆盖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蜂蜜和中草药等产业,今年来已使用食用农产品追溯标签101万标,初步实现了食用农产品源头赋码、贴码销售、一品一码。 漳州高新区荔枝海生态园郁郁葱葱,蜿蜒的“绿道”镶嵌其间,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浓密的荔枝林下还种植了喜阴的铁皮石斛,林下经济初展成果。记者 蔡文原 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