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原称「河洛话」。所谓河洛,就是河水(今黄河)、洛水(今洛河)之间的土地。河洛话即为这一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河洛话之于汉语言,正如黄帝之于汉民族血统,被封为正朔。在唐朝和北宋,河洛话曾是官方语言。 古代中原多战乱,中原人数次南迁。其中有部分河洛人迁至福建南部,也就把河洛话带到了福建,河洛话也因此俗称闽南语。闽南语的直系皆源于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时间的早晚、山川隔阂、泉漳音演变等因素,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和变化。闽南语的形成主要因为移民潮,或为避乱,或为征蛮。西晋经「八王之乱」后,政权衰微,经济凋敝,民怨难平,匈奴趁机起兵攻晋。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起兵,建立汉政权。永嘉二年(308年),中原衣冠八族(詹林黄陈郑丘何胡)为躲战乱,南迁至福建无名江边定居,并将这条江命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为晋朝人。但这次南迁的人数很少,移民多留在闽江和木兰溪流域。而他们带过来的当时的中原语言,比如:瞑、鳖、斟酌、鼎、箸(筷子)等,后来称作「泉州话」。所以少量「泉州话」就是第三、四世纪的中原音参「吴楚方言」融合而成的,这就是「白话音」主要的来源,比「读书音」较早。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领晋安等三县,辖今之厦门、莆田、泉州、漳州一带,但不久就被撤销,直到200多年后的唐朝中期,又在今泉州市区第三次置武荣州,不久改名泉州,泉州市区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泉州的安溪、惠安、永春、德化在400多年后的五代时才设县。 唐总章二年(669年),闽粤泉、潮之间「獠蛮啸乱」,朝廷命玉钤卫左郎将陈政(河东人)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3600名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信阳市)南下入闽,镇守绥安故地。初以兵少,退至九龙江东岸,后奏请朝廷增兵,继而陈政之兄陈敏、陈敷带领援兵五十八姓军南下,进屯云霄镇,建宅火田村。陈政曾渡云霄江,指着江水对父老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福建云霄,后云霄江改名为漳江,此即以「漳」命州名之由来。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陈政之子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垂拱二年(686年)福建云霄,朝廷诏准陈元光的奏请,于云霄建州置郡,称为「漳州」。此后,自固始南下入闽的将士及其家眷,定居于漳州,并带来了当时的中原语言。比如:汝、走(跑)、厝(房屋)、厝边(邻居)、暝(天黑)等。至唐代末年,中原深陷「黄巢之乱」。中和五年(885年),固始县佐史王潮与其弟王审邽、王审知随王绪的农民军入闽。因王绪多疑猜忌,遂发动兵变,囚王绪。次年攻占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表奏朝廷,任王潮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892年),陈岩卒。次年,王潮攻占福州,次年占领闽地全境。乾宁四年(896年),王潮升任武威军节度使。而王潮与他的军队带了九世纪的中原话。此次移民的多数来自淮南道光州(今属河南省信阳市)。闽人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有部分「读书音」即主要源于此。 除了闽南地区外,闽南语还在其他地方成为当地的第一语言或重要语言,这主要源于闽南人向外迁徙。如台湾、汕头、潮州、揭阳、海陆丰、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台湾为例,明末,大批泉州人、漳州人随郑成功东渡台湾,起初泉州人居住在北部,漳州人居住在南部。为了争夺土地资源,自清初开始,泉州人与漳州人发生了多次械斗,史称「漳泉械斗」。如今台湾80%以上人口说闽南语,闽南语使用人群已超过闽南地区。 闽南语作为闽南人思维的表现和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直接关系着闽南文化的发展。而闽南文化在各领域的变化在闽南语中会留下印记,闽南语从侧面反映了闽南人的历史和文化。闽南语如此,粤语、客家话、吴语、徽语等方言亦然。语言是文化所依赖的载体之一,语言将文化呈现得更全面,更立体。我们学习、研究、保护中国的方言,即是保护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