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刚从文革中苏醒过来的中国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6.5亿刚解决温饱的剩余劳动力被困于一亩三分地,国企4000万面临下岗的员工急需寻找就业机会。 恰逢其时,台企携从日企学来的质量管理和精益管理经验登陆了,凭借对大陆人性和政府的深刻了解,以富士康、华硕、金仁宝、广达、英叶达、友达光电、奇美电子、顶新、统一、达夫妮、宝成等为代表的台资企业迅速在大陆开枝散叶。 据《费加罗报》报道,台湾1990年以来共向大陆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八万家工厂共雇用了八千万大陆员工。如果算上间接带动的就业,台资企业给大陆带来的就业机会应不低于2亿。可以说在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台企扮演的极为重要的角色。 从2008年开始,中国政府对肥得流油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开启了切蛋糕模式,见势不妙的台企逐渐把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地,外资撤离潮就此暴发。 在2015年达到撤离的顶峰,以企业集中地东莞为例,在最鼎盛时,东莞的台资企业有6000多家,大多以制造业为主。而到2015年底这个群体,已经降到4000多家,近三分之一的台企倒闭或撤离。而这些倒闭的台企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 2015年1月,大亿科技关闭位于深圳和宁波的背光模组厂,同年在泰国设立新厂。 2015年3月,金仁宝集团旗下位于苏州的孙公司泰金宝电子在春节前全面停产,在同一厂区的泰金宝光电(内部称之CE)也将结业,并将相关的设备材料转出到泰国、巴西、波兰等国。 2015年6月18日,在大陆拥有多家子公司的台湾合正集团旗下的昆山合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传出老板偷偷卖厂的消息,造成员工罢工、供应商集中讨债致工厂停产。 2015年7月,台资企业千人大厂东莞鑫佑光电科技公司全线奔溃,企业倒闭,老板失联,拖欠员工三个月越南代工烟,及东莞、深圳、珠海、昆山、苏州等地供货商1000多万元的货款。 2015年8月8日,一个令中国打工者颤抖的消息传来,在中国雇佣员工达120万人的富士康大举进军印度。未来五年投资50亿美元设厂,计划在2020年前在印度新建12座工厂,并最多雇佣100万当地工人。 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东莞长安金宝电子厂将生产线偷偷搬迁至泰国,数千员工回厂上班时发现工厂不在,现场一片恐慌。 2015年10月12日,全球最大触摸屏生产厂家、三星等十几家500强企业的御用工厂台资企业洋华光电宣布关停惠州友威工厂,将手机代工订单转移至越南工厂。至此,洋华在大陆的3家工厂已全部被关停,上万就业机会灰飞烟灭。 2015年10月20日,台湾太乙集团旗下的昆山宏诠电子突然宣告倒闭,公司法人代表和一众台干销声匿迹。11月15日,深圳鸿诠电子宣布倒闭,失业员工在维权时与维稳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2015年10月22日,台湾前三大背光模组厂的中强光电南京分厂——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突然停产歇业,造成1500多员工失业。 2015年12月21日,台湾上市公司介面光电老总叶裕洲宣告,介面光电(湖南)公司正式破产倒闭,一千多名员工在春节前突然失业。 2015年年底荧茂在年底出售福州厂给大陆玻璃薄化厂华宸、悦城陆续宣布关闭位于大陆的厂区,政翔也宣布解散清算苏州厂。 2015年全球前四的面板厂群创光电位于宁波的E厂关闭,2016年A厂关闭。影响员工近万人。 2016年1月,TPK宸鸿旗下全球最大6代触控面板厂达鸿停产和资遣员工,7月宣布正式破产。 2016年年底,背光模组厂菱茂光电成批次与员工解除劳动协议,预计2017年年初工厂关闭······ 向来是台商投资获利主要来源的中国大陆,缘何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变化? 统计显示,属于中大型企业的台湾上市公司,超过5成的中国投资项目都处于零获利或亏损状态;中小企业未获利或亏损的比率更高达7成以上。也因此,从2013年开始,台商从大陆撤资就已如星火燎原般扩散开来,据台湾官方统计,还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3年从大陆撤出的资金超过了一千亿元新台币。 台资为何纷纷离场?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台商在中国投资,经营环境日趋恶化,除了工资、汇率等各种客观条件改变之外,他们也对愈来愈多的罢工、怠工事件心生恐惧。 unima新材网通过与多家选择撤离中国的台企高层交流后发现造成这个局面,主要包括以下4点: 1、全球最大的会计事务德勤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比1995年涨了15倍。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行业,劳动成本的支出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2、红利消失,生产成本过高。高税收,高房租,高社保等等,无疑让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3、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假冒产品分享市场份额,导致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衰减。甚至有的外企员工拿走了内部资料或技术模式,去开办新公司,这令情况愈加不妙。 4、红色供应链崛起,全产业链替代效应加强。在大陆政府的引导下,从光电行业的终端(华为、联想、小米、创维等)到核心部材(京东方、华星光电、紫光集团等)再到关键材料(蓝思光电、康得新、东旭光电等)都已经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这些企业对台企的替代效应也是对在华台企打击最大的越南代工烟,仿佛一片阴影笼罩在台企上空,看不到行业从惨业转为璨业的希望。 台企包括其他外资企业在正撤离大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此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却远小于大家的预期。 还是以外企的集中地东莞为例,15年1~9月份东莞关停外迁企业243家,涉及合同利用外资为3.3亿美元。而东莞市商务局称:“外资企业压力大,优质项目也在提升,增加的优质项目远多于关停外迁项目。” 今年1-9月,全市新增及增资项目698宗,涉及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38.5亿美元,其中引进的物流与总部企业等超亿美元项目4宗。这样看来,关停外迁企业所涉及的3.3亿美元只相当于新签及增资项目的8.5%。 中国大陆企业已经羽翼渐丰,企业的优胜劣汰只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